健康知识
急救知识
预防保健
常见问题集萃

 
首页
>>健康教育>>健康知识
适度健身 谨防横纹肌溶解
新闻来源:六院防保科 发布人:六院防保科 点击率: 发布日期:2022-05-23

【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

横纹肌,顾名思义就是有横纹儿的肌肉……人类肌肉分三种,心肌、平滑肌和骨骼肌,其中骨骼肌和心肌都有横纹。

横纹肌溶解症,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,细胞内物质如蛋白、离子、酶等物质释放入血,最后从尿中排出。

一般来说,横纹肌溶解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有:肌酸激酶(CK)升高,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呈阳性,伴肌痛、肌紧张和肌肉注水感。但其实,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因,可以无临床症状,也可以很严重,主要依赖于肌肉破坏的范围和程度。意识清醒的患者可能主诉为肌肉疼痛、无力,检查时可发现肌肉肿胀并伴有触痛,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如棕色尿、发热、全身不适、腹痛、恶心和呕吐等,偶尔会出现精神症状,但这些症状均是非特异性的,并不一定每例患者都出现。有时患者可能无任何的症状和体征,而仅表现为肌酸激酶的升高。

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有哪些

从目前的研究来看,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大概有以下几种:

过量运动(尤其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);肌肉缺血、损伤(如:电击伤、淹溺、冻伤);感染因素(病毒、细菌和其它病原体感染);滥用药物(吗啡、咖啡因和某些降脂类药物);⑤ 酗酒;⑥ 急性中毒(CO中毒、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);代谢性疾病(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、甲状腺机能减退等);免疫疾病、遗传性疾病等。

更为常见的横纹肌溶解症——“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。

横纹肌溶解会出现典型的三联征,包括肌痛、乏力和深色尿。

肌痛、乏力、肌肉压痛及肌肉强直挛缩等症状可发生在局部肌群,也可以是全身广泛性的。部分患者的症状出现在大腿、腓肠肌、腰部肌群。

尿色异常也常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起始症状,根据尿中肌红蛋白含量不同,尿液可为洗肉水色、浓茶色、酱油色,深浅不等。

部分患者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,大量出汗,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高热等全身症状。

体格检查可见受累肌群肿胀触痛,张力增高,局限性皮下淤血、瘀斑,肌力减低,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均减小,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。

但只有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述③④表现,多数人只表现为肌肉酸痛、乏力等类似病毒感染的症状。

【如何预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

避免同一项目的长时间、大强度训练。加强适应性训练。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之前安排好休息,身体不适和感冒、发热者应取消训练。避免在阳光直射、炎热潮湿训练环境。训练前、中、后,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,尤其钠、钾离子。运动后如出现发热、晕厥、恶心呕吐、尿茶水色、酱油色等应立即降温补液,如有必要应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,如检测CK、肌红蛋白、肾功能。

【适度健身,谨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

  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多发于马拉松赛跑、5km武装越野、滑雪、划艇、登山、举重等项目或平素不经常锻炼而突然大量剧烈运动的人。

但大家不必过于惊慌,我们身体的适应能力其实是很强的,我们只需掌握一些基础的训练知识,并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强度、保证运动过程中水和电解质的补给,量力而行,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疾病的发生。

适度训练就要选择合适的训练量,想要知道什么样的训练量是合适你的,可以根据最大重复负荷的百分比来进行参考:

举个力量练习的例子:我的深蹲最大重量为90KG(即我能且只能扛起90KG的杠铃深蹲1次,无法完成第2次蹲起,则90KG就是我深蹲的最大负荷,即1-RM),如果我现在是一名初级锻炼者,想要增加腿部肌肉力量,我就可以选择54-63KG的杠铃(60%-70%的1-RM)进行2-4组,每组重复8-12个,保持慢至中等速度,每组间隔2-3分钟,每周2-3天(非连续)的深蹲练习

部分内容节选自《人民网“健康生活”栏目》


相关文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